张三丰是得道的神仙(真人),神迹横跨宋、元、明、清四朝,历四百余年。《明史》说,张三丰出生不可考,可能是金代(与南宋同时)人;《明史》又说,张三丰“终莫测其存亡也”,最后不知道张三丰是生,或是死。
当然,真人是神仙,可以长生不老,也就是“寿敝天地,无有终时”,寿命跟天地一样,无穷无尽。长生不老是每个人的梦想,历代皇帝也千方百计追求长生不老仙丹,秦始皇遣方士徐福求取长生不老药,汉武帝派方士李少君炼制长生不老仙丹,虽然都以失败告终,但是各朝皇帝还是不死心。
明成祖寻访“活神仙”张三丰
张三丰“活神仙”之名广传天下,震动朝廷,明太祖朱元璋下诏书求访,当时张三丰已一百三十七岁,但是张三丰不来见。明成祖朱棣很虔诚写信给张三丰,诉说仰慕、崇敬之情,说真仙张三丰“道德崇高,超乎万有,体合自然,神妙莫测”,拱手敬候真仙降临,但是张三丰仍不为所动。(《张三丰先生全集》)
为什么明成祖要寻访张三丰呢?张三丰当然了然于心,因为神仙都有“他心通”,知道凡人的想法,明成祖自然是要求“长生不老”仙丹;所以张三丰还是隐而不见,并回赠一首诗,让弟子转交明成祖:
“地天交泰化功成,朝野咸安治道亨。皇极殿中龙虎静,武当云外鼓钟清。臣居草莽原无用,帝问刍荛若有情。敢把微言劳圣听,澄心寡欲是长生。”
张三丰说,皇帝奉天地之命,治理天下,政通人和,我居于草莽,是无用的普通百姓,如有所进言,烦劳圣上听闻,长生的秘诀就在“澄心寡欲”,崇尚道德,克制欲望,清静心神,澹泊名利,神仙没有特别的方法,就是“澄心寡欲”。
张三丰显神迹“金殿飞升”
最后,明成祖终于达成心愿。他是如何感动“神仙”张三丰呢?《明史》记载,明成祖任命工部侍郎等人,督导三十多万工人,大修武当山宫观建筑,花费银两以百万计,皇帝赐名“太和太岳山”,设官兵驻守。
赵知微施展神通 凄风飞雨化为朗朗晴空
相传唐乾宁年间,唐代著名道士赵知微在九华山凤凰岭创建延华观,弟子众多,名动京师。皇帝屡诏不出,遂派使臣钦赐他碧云星冠,青霞羽衣。
唐朝皇甫枚的《三水小牍》一书中,记载了赵知微施展神通,使风雨天变为朗朗晴空的神奇故事:
九华山道士赵知微年轻时怀有凌云之志,进了九华山,在凤凰岭前结庐,整日诵读道家经书,锻炼心志,以蕙兰作衣,以松柏为粮,苦修数十年。天下许多好奇的人,都去向他学道。
皇甫玄真在赵知微身边殷勤服侍、学道,长达十五年之久。唐咸通十二年,赵知微因为山里炼丹须用西土药,便派皇甫玄真去京师。皇甫玄真在京师时住在玉芝观的上清院,皇甫枚当时住在兰陵里的房子里,天天与皇甫玄真来往,便打听起赵知微的情况。
皇甫玄真说:“自从我师父得道,谁也看不见他脸上有困倦的神情。他常说:‘分杯结雾之术,化竹钓鲻之方,我早就掌握了,只是不屑这些而已。’
有一年,从八月初一开始就下大雨,一直下到十五中秋那天夜晚。我对师兄们说:“可惜中秋良宵正值苦雨。”说完不一会儿,师父忽然吩咐侍童准备酒果,又把弟子们都召到面前,问道:“能不能登上天柱峰去赏月亮?”弟子们虽然口头上都答应说“能”,但私下里却在议论,天那么黑,雨那么大,真要走路,肯定有跌跤断腿的事。不一会儿,师父便拄著枴杖出门了,大家只好紧跟其后。
我们打开院门出去后,只见长天一片清朗,明月当空,亮如白昼。大家牵萝援藤,登上了天柱峰顶。师父坐在玄色豹皮的垫子上,弟子分列在两旁,坐在芳草地上。大家共举酒杯,一面饮酒一面吟诵晋人郭璞的几篇游仙诗。弟子们有的清音缭绕对空长啸,有的步虚踏峰,有的鼓琴奏乐,直至月亮隐于远山后面,大家才返回山舍。
等众人全都上床之后,外面立即又是凄风飞雨,与出发之前一样,大家这才敬服师父的道术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。”
皇甫玄真的棋艺没有敌手,炼丹术也深得其精要奥妙。他于壬辰春季三月回到九华山,之后再也没有到过洛阳。赵知微育人有方,所以弟子中出现了像皇甫玄真这样出类拔萃者。
据说,九华山的桃崖瀑布下的浮桃涧也与赵知微有关。当年赵知微和弟子在风栖峰下种植了许多桃树,暮春三月,桃花盛开。赵知微常与弟子们一同饮于碧桃林中。碧桃成熟了,他们也不采摘,任其掉落于深涧,漂流而去。当地的居民坐享其成,从涧里捞出甘甜如蜜的碧桃,都说这是仙家赐给的“仙果”。这涧溪也因此而得名为“浮桃涧”。
元朝隐士、诗人陈岩咏《碧桃岩》,将赵知微所行之事,比喻为“春”,以表对赵知微的崇敬之情。诗曰:
自要食闲非逃秦,涧门隔断世间尘。
山中不置旧时历,开到碧桃知是春。
乾宁5年(898年)赵知微得道升天,九华山被道家列为第39福地。